美科學家研發出可以存儲數據的智能織物面料
據MIT Technology Review報道,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所謂的“智能織物”,他們的重點放在磁化紡織品上。這種紡織品可以存儲能被磁力儀讀取的少量數據,包括存儲在大多數智能手機內部的數據。這種技術可能很有用,因為你可以在物品不顯眼的地方貼上標簽,或者用襯衫或手鐲代替密碼和鑰匙卡。研究人員還將磁化線嵌入手套中,作為手機的手勢控制器,織物本身不需要任何電子設備或電池支持。
本月在加拿大魁北克市召開的人機界面會議上,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有關這個項目的論文。多年來,藝術家、創業公司以及許多大公司(比如谷歌與合作伙伴Levi’s推出的Project Jacquard)都對聯網織物和服裝進行著探索。不過,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價格過高、功能有限以及耐用性擔憂等,這些嘗試仍然沒有吸引大多數消費者的興趣。
然而,華盛頓大學網絡與移動系統實驗室主任希亞姆·格拉科塔(Shyam Gollakota)與實驗室研究生賈斯汀·陳(Justin Chan)認為,他們的研究可被用于制造智能服裝和飾品,因為它專注于磁化現成的、更便宜的以及不引人注目的導電線面料。雖然這條線的磁場強度在1周后下降了,但他們發現,即使在清洗、烘干和熨燙織物之后,它們也可以使用Android智能手機讀取里面編碼的數據。
賈斯汀表示:“這種磁化線是非常耐用的,而且也可以被重新編程。”研究人員在織物上繡上導電線,并用磁鐵將0和1的短串編碼成正極和負極。然后,他們可以將智能手機放置在這個磁化的、充滿數據的織物附近,然后利用特別設計的應用讀取內容。演示視頻展示了一件帶有磁化線的襯衫,可以用來打開裝有磁力計的門。
除了制作磁性材料樣本外,研究人員還制作了一些可以被編程的領帶、皮帶以及手鐲等原型配件。研究人員還用磁化線刺繡了一副手套,并發現附近的智能手機可以識別手指的滑動和敲擊等手勢,通過觀察三個維度上的磁場變化。研究人員可以讓智能手機識別出六種戴著磁線手套做出的手勢,但只有90%的時間能識別它們。而當手勢的數量限制為4個時,準確性會上升到99%。
雖然磁化線可以繡在襯衫袖口上,用足夠的數據編碼來代替RFID標簽,但還不能像MP3那樣存儲數據。格拉科塔表示,他正和賈斯汀試圖找出如何在織物上儲存更多數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