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用機器人應用簡介
看看我國的軍用機器人情況
首款定型的作戰機器人:適應多種環境的小型作戰平臺。履帶式底盤,可旋轉遙控槍塔,兩個用于探測和感知環境的攝像頭……作為中國首款定型的作戰機器人,它從外觀上就像是個小坦克,履帶的前段增加了一節機械旋轉臂,這進一步提高了它的通過能力,能夠適應更多的道路情況。 國產足式機器人在技術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一是仿生結構。國產“大狗”是真正依據動物原理來制造的。二是行走控制技術。新一代機器人是要分析落地時腿與地面的力反饋的情況,遇到障礙時要能保持穩定。
小型輪-步式無人平臺:越障能力出色
水下檢測同時也是水下修理質量控制的主要手段。水下超聲波探傷,是最重要的水下無損檢測方法之一。在潛水人力安排不及時,或需要執行易致潛水員半失重、氮麻醉等特定復雜水域水下檢修等問題面前,基層部隊又遇尷尬。直到由海這套新型科研成果成功問世,才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外骨骼系統:古代士兵的盔甲就是最早的外骨骼,如今,結合了機械電子、控制、生物、傳感、信息融合、材料等技術的外骨骼技術得到快速發展。在戰場上,一支行軍時速20千米,能夠在夜間精確定位,負載100千克以上各種信息化裝備的外骨骼機器人部隊投入戰斗,而對手是傳統意義上的步兵,這將會獲得怎樣的戰場優勢。這些設想曾一度在美國的科幻大片中上演,也一步步地由科幻走進現實。
排爆機器人“靈蜥”:廣州軍區某兵種訓練基地的野外訓練場內,技術人員正在向官兵演示排爆機器人“靈蜥”作業。該部結合自身教學需求,與駐地企業合作,利用企業先進的技術助教助學,開拓官兵的視野,提高教學質量,增強部隊戰斗力。 無人機 小型無人機已經在我們生活中越來越多的見到,多為航拍使用,但影片里的軍事小型無人機的使用方法可以說讓我們驚悚萬分。影片里,雇傭兵使用軍事小型無人機不知不覺的潛入正在狂歡的工廠,除了傳輸影像,還能發射子彈、掃射,甚至能帶有小型火箭彈,瞬間造成死傷無數,非常恐怖,讓我們對無人機的作用有了改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