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網友看機器人“達芬奇”做手術
穿上隔離服,戴上隔離口罩和帽子,7月26日上午,合肥晚報記者帶著網友走進了安醫大一附院的手術室,直播機器人“達芬奇”如何做手術。20分鐘的直播,網友直呼不過癮。 合晚直播首次走進手術室 上午9:40,安醫大一附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教授梁朝朝走進手術室。患者是一名患有前列腺癌的83歲的老人。作為外科手術中最復雜、風險最大的一項手術,梁朝朝走進手術室時卻顯得非常輕松。 梁朝朝教授在前列腺癌手術上經驗非常豐富,在做機器人手術之前,已經完成前列腺根治手術100多例,這在安徽省來說都是最多的。這幾年梁教授已經在北上廣各大醫院都做過手術演示。 安醫大一附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周俊在當天直播過程中做了全程的講解。據周俊介紹,泌尿外科手術在過去開放式手術時,創傷非常大,出血也很多,通過機器人手術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創傷和出血。機器人手術的優勢非常明顯,周俊總結了五點“坐得穩,看得清,分得細,切得整,縫得精”。 “達芬奇”機器人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主刀醫生的操作臺,另外一部分是床邊機械臂系統。梁教授坐鎮操作臺上,用眼睛看,手部和腳部操作整臺手術。另外一邊,床邊機械臂系統,一共有四個臂,其中一個叫鏡頭臂,它伸入到人的腹腔里起到監視腹腔的作用,其他三個臂就是操作臂。這個操作臂相當于主刀醫生和助手的雙手。操作一套手術主要就是通過操作臂來完成。 整臺機器人,可以把主刀醫生所有的操作細節完整地傳輸到機械臂上,還有就是把人手上細微的顫動全部過濾掉。 20分鐘直播網友直呼不過癮 不過,周俊也說,目前安醫大一附院的這臺達芬奇是二代機器人,也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它沒有人的觸覺反饋,就是主刀醫師在操作過程中感覺不到器械操控到器官的感覺。另外,因為它體積龐大,對手術室要求比較高。”周俊介紹,不過三代目前已經研發成功,相信很快會進入到中國。 當然,除了泌尿外科,普外科、婦科、胸外科、心臟外科都已經通過機器人完成了手術。可以說機器人已經普遍運用到腹腔鏡手術了。 當天的整場直播為了不影響手術,僅僅用了20分鐘帶網友們進行了醫學科普,但是到晚上截稿時已經有近10萬人觀看了直播。 據周俊介紹,當天的手術歷時1小時20分鐘,順利完成了整臺手術。患者清醒后平穩返回病房,老人得知手術順利完成后,也非常高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