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居世界最大市場 中國工業機器人“含金量”備受關注
中新網上海7月5日報道,盡管起步晚、但發展快,中國已連續幾年穩居世界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在5日舉行的2017中國國際機器人展覽會暨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正處“黃金期”的中國機器人產業何以提高“含金量”,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表示,當前經濟發達國家紛紛推出工業4.0戰略等規劃和舉措,掀起新一輪競相博弈的科技變革熱潮,機器人作為一個重要產業,其發展方興未艾。
他指出,中國已連續幾年穩居世界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目前中國機器人產業整體技術水平明顯提升,一些龍頭企業在市場競爭當中脫穎而出,但同時也有一些問題,包括:產業基礎比較薄弱;高端產業低端化;自主創新能力弱,核心技術缺乏,關鍵零部件許多還要依賴進口等,“這些都成為制約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瓶頸,必須盡快加以研究和解決。”
穩居世界最大市場 中國工業機器人“含金量”備受關注
2017中國國際機器人展覽會7月5日在上海開幕。 鄭瑩瑩 攝
記者當天走訪展覽會時發現,核心技術為“舶來品”并不少見,比如一家滬上機器人企業的工作人員告知,其核心技術是數年前從德國引進,而后進行開發,目前主要應用于汽車制造等方面。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宋曉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相較國際水平,中國國產機器人在可靠性等方面尚需加強,但這幾年中國工業機器人應用程度加深、廣度擴大,自主品牌有很大提升。
作為業內知名的國產機器人企業,中科新松在此次展覽會上展示了一款比肩國際水平的7自由度協作機器人。“這是國內首臺,有7個關節,相比與傳統的6軸工業機器人多了一軸,靈活度更高,模仿人手臂的設計,能在狹小工作空間抓取物件,已用于汽車行業和消費電子行業”,該公司的產品銷售經理周魁元在展覽會現場介紹。他并透露,該機器人的性能參數,已高于國際平均水平。
中國機器人發展面臨“黃金期”,但行業也存在過熱、同質化競爭嚴重等問題。去年11月,為促進產業良性發展,中國國家發改委、國家質檢總局、中國工信部、國家認監委向全球發布“中國機器人”認證標志,并頒發首批中國機器人產品認證證書,希望借此建立實施機器人檢測認證制度。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羅俊杰在此次論壇上指出,機器人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有無限發展的空間,但是產業標準政策和法規還比較缺乏,需要全世界的共識和統一的行動。
他并表示,未來幾年,還將是中國制造業發展的關鍵時期,更是機器人產業的黃金時期,以機器人應用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將助推中國產業經濟轉型和走向中高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