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初創企業走出去 重新定義“中國制造”
美國財經媒體CNBC評論稱,中國企業走出去進入新階段。更多科技初創企業到海外發展將提升中國的經濟競爭力。與此同時,向外輸出新型商業模式和創新產品將改變外界對“中國制造”的固有認識。以下為文章概要:
雖然全球企業都在角逐中國這一巨大的消費者市場,但誕生于中國的初創企業卻希望不僅能征服國內市場,還能屹立于世界之巔。
分析師稱,這一雄心勃勃的目標將提升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隨著阿里巴巴和騰訊等私營企業的數量越來越多,這一趨勢逐漸形成。這些私營企業是中國走出去戰略最新階段的排頭兵。走出去戰略最初是在世紀之交提出,其目的在于通過鼓勵企業走出去推動中國的海外投資。
當下的企業走出去較早期有所不同,早期的主要形式是中國國有企業以及大型公司通過并購擴展海外銷售網絡或擴大業務版圖,這就包括中國化工集團公司(ChemChina)收購意大利輪胎企業倍耐力(Pirelli)以及聯想收購IBM低端服務器業務。
在擴大全球經濟影響力的新階段,來自中國的初創企業在創辦初期就著眼于國際市場,即使他們所處本土提供了相當大的發展機遇。新興企業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技術和創新不應受到國界的束縛。
無人機初創企業零零無限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孟秋表示:“我們是一家非常中國的企業,中國是巨大的市場,但其他市場在采取新技術以及使用我們同類新產品上可能更快,我們不應該限制自身。”
王孟秋以及他的團隊在2014年創建公司時就在中國和美國兩地展開運營。王孟秋的首款產品是一部搭載相機的無人機,該產品自2016年就已通過網絡向全球銷售,并于近期亮相蘋果公司在美國、加拿大、中國香港以及中國內地的零售店。
王孟秋拒絕透露其產品的具體銷量,但表示該公司超過半數的營收來自中國之外的市場。
除了更好的財務回報前景,初創企業在全球市場競爭也是他們商業模式可行性和抗壓性的試金石。
Ofo和摩拜單車已將共享單車理念傳播到海外。眾創空間運營商辦伴科技成立才一年時間就在今年1月宣布,將在新加坡CBD地區出租超過6萬平方英尺的辦公場所。辦伴科技預計將于2018年上半年在新加坡展開運營。
辦伴科技首席執行官胡京通過郵件表示:“遠景就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但只有等到我們實現成熟的狀態。為了給我們的網絡帶來更多價值,我們需要開拓新市場。將我們的產品帶到國際市場則是對我們價值主張的終極考驗。”
重新定義“中國制造”
分析師表示,中國初創企業走出去將提升該國經濟競爭力并重新定義“中國制造”標簽,因為在很多人印象里“中國制造”還是廉價和劣質的同義詞。
咨詢公司Frost & Sullivan全球合伙人兼中國區總經理王昕(Neil Wang)表示,中國一大批興起的初創企業同時也向世界展示,中國能通過新商業概念登上全球舞臺,而不是簡單通過收購外國公司的股份。
王昕稱:“初創企業的國際化發展伴隨著高科技產品展示,這向世界表明‘中國制造’產品也能夠實現創新,易于使用。”
隨著越來越多初創企業在中國境外設立運營機構,并輸出他們的商業模式,中國的境外投資將進一步增長,并鞏固其作為主要資本和創新輸出國的地位。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非金融境外投資在2004年為55億美元,而到2016年則達到1701.1億美元的新高。安永稱,雖然中國近期采取資本管制,但這一數據未來數年還將持續增長。
安永中國海外投資業務部全球主管合伙人周昭媚在一份報告中稱:“中國企業已開始快速增加全球投資以達到中長期增長目標。在‘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其他戰略的強烈推動下,預計將有更多中國企業進行海外投資。因此,中國對外投資未來數年將維持兩位數的增長。”
王昕表示贊同,他預計初創企業將著眼于發達市場,中國境外投資將逐漸從發展中國家轉向美國和德國等發達經濟體。王昕預測,中國對外投資的主要領域將從房地產、設備制造、礦產資源以及食品飲料向信息技術以及互聯網媒體過渡。
即使越來越多從中國走出來的企業在海外獲得成功,但他們仍然表示本土還是關鍵的增長市場。
王孟秋表示:“對我們而言,留在中國很重要。中國有很多科技人才,而且運營成本較低,這意味著我們融資能花更長時間。同時在中國和美國,是兩全其美的選擇。”
小米從2014年就開始推動國際化發展,現在已是印度第二大智能手機制造商。該公司表示,即使尋求海外擴張,中國仍是其未來產品的主要市場。
小米發言人表示:“中國是我們的主場,也是首個驗證我們商業模式可行的市場。”這家成立七年的手機企業通過線上線下向消費者直接銷售產品,這使得其能夠將運營成本和產品價格保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小米還表示:“我們將繼續在中國創新并取得成功,并將所學習的經驗帶到海外市場。中國將一直是我們關鍵的市場,同時我們需要繼續對商業模式進行調整,使中國成為一個長期、可持續的市場。”
|